今年以來,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榆林分局緊盯民營企業金融供需焦點難題,通過構建“拓渠道、搭平臺、優產品、創工具”等“四位一體”工作機制,力促民營企業金融服務精準對標、提質增效。
拓渠道,在促進民企融資便利可得上下功夫。用好“延期支付”工具,通過用好用活延期支付工具、信用貸款支持計劃等政策工具,助力民營企業發展。深化“銀稅互動”業務,推動轄內銀行機構加快創新納稅信用信貸產品、提升納稅守信企業融資支持力度。提升“銀擔合作”水平,通過召開政、銀、擔三方座談會、實地調研等方式,引導轄內銀行機構積極對接各級政府性融資擔保體系,為三方合作創造條件、搭建橋梁,推動政府性融資擔保在民營企業金融服務中發揮更大杠桿作用。
搭平臺,在整合民企金融服務資源上做文章。聯合市級相關部門成立“四貸”金融服務站,采取“線上+線下”服務方式,為有前景、有信用、有融資需求和符合貸款條件的中小微企業提供“一鍵式”服務。目前5家金融機構設立“四貸促進”+“金融顧問”機制,3家試點機構通過產品服務創新和金融知識普及教育,探索實現綠色金融路徑。聯合多部門打造“榆林市中小企業融資服務平臺”,率先在全省搭建運行中小企業融資服務平臺,平臺歸集市發改委、市場監督管理、工信等19個部門的58項信息,覆蓋3.2萬家企業法人單位,目前入駐金融機構44家、入駐企業7.45萬家,融資78億元,彌補了線下服務的空白;多部門聯合參與并推廣“中征應收賬款融資服務平臺”,推動建立榆林市小微民營企業應收賬款融資工作協調機制,有效地支持了轄區中小微企業紓困發展。
優產品,在創新金融服務特色品牌上出實招。為切實提升民營企業信貸融資服務質效,完成優化營商環境突破年工作任務,榆林分局多位一體推動轄區創新產品“榆快貸”上線運行,助力營商環境優化提升。協助地方政府建立“榆林營商”微信小程序提高宣傳推廣力度,指導轄區神木農商行成功發行首期小微民營企業貸款專項金融債券,開創了農商行在資本市場直接融資的有益嘗試;督導轄區各金融機構針對科技型企業“輕資產”特點,將技術交易變量信用化,免除抵質押和第三方擔保,以純信用方式為從事技術服務活動的科技型民營企業提供短期流動資金貸款。
創工具,在助力綠色低碳經濟發展上求突破。榆林分局聯合市發改委、市生態環境局、市金融局、人行榆林市中心支行制定《關于金融支持榆林市國家能源化工基地綠色轉型助推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指導意見》,從強化金融支持能源化工產業低碳轉型、支持清潔能源產業發展、強化綠色低碳發展資金保障、構建綠色金融發展配套機制等四個方面,提出從2022年到2023年6月底,對地方法人金融機構發放的普惠小微貸款,按貸款余額增量的2%提供資金,緩解綠色低碳普惠小微企業資金壓力。
截至6月末,榆林市民營企業貸款827.52億元,較年初增加62.32億元,增幅達8.14%,高于轄區各項貸款增速3.14個百分點;平均利率降到全省平均水平以下且新低趨勢不減;銀稅互動特色業務累計增幅達521.66%。
通訊員 黃繼斌 關磊